Vina Huang:跨文化的敏捷力—外派主管的領導力挑戰—Cross cultural leadership coaching(分享)
今天上了陳朝益 David 教練的跨文化的敏捷力——外派主管的領導力挑戰 Cross cultural leadership coaching。 David 教練為大家帶來從外派不同國家的高度,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文化敏感度出發。

跨文化只有外派嗎?其實不然,企業與企業的併購、空降人才、團隊中的主管輪調、甚至到兩個家庭的結合都是跨文化的結合。
David 教練以他外派的經歷為例,帶我們走過這堂課。也很貼心的知道,有些教練可能還沒有外派的經驗,就幫我們縮小到一般人都可以接觸的範圍,一般人可以接觸到的跨文化除了外派還有哪些部分呢?
例如:
外派——哪一國? 職務。職位。
空降——到新的企業。
換崗——A職能主管轉到B職能主管。
婚姻——婆媳關係,兩個家庭的結合,海外求學步入異國婚姻等。
個人——留學,職場等。

以前我們常聽到VUCA, 這次疫情我們也一起真實經歷了。但我更喜歡David教練分享的DDCU ,我們千禧後世代確實生長在一個Diversity多元,Dimenex急遽變化,Compesty 複雜,Uncertainty不確定性的世代。
課程中,我非常有感觸和感動,因為我經歷了個人、換崗、空降、外派、婚姻。
確實在西班牙的合作業務常常會小到支持客戶的孩子發展優勢,適應海外求學生活、海外職場、異國婚姻、到助力華人企業在歐洲快速適應,打開品牌度、歐洲企業如何在中國快速適應。
以前,我覺得我和我的一些客戶有多國工作的生活背景,有相同的語言,我能很快同理,很好的去支持我的跨文化客戶。
但經過今天不同情境的的跨文化敏捷適應課程,我有更清晰的系統去輔導從個人到企業領導的跨文化議題。我腦海已經想到,可以組合優勢、跨文化4A教練型、薩提亞、360等,針對不同跨文化個體,從個人到企業領導人的特製化方案。
今天的很多公司,特別是大的企業。到海外設廠的目的是什麼?動機是什麼?
很多企業會找高管教練,跨文化領導力教練去輔導外派的高管。那領導怎麼再把這些能力運用的整體組織?
在地領導人最重要的挑戰,是跨文化的領導力。
如果你還不是領導人,我們可以換個場景,你在企業內部的團隊關係,你從A調到B團隊,跨部門合作也是一個跨次文化。
David教練分享,很多主管內調,還是失敗,原因在哪? 因為老闆以為主管績效好,調到什麼部門,績效都會一樣好,但忽略了主管有沒有融入團隊次文化。
我想起以前的一個教練項目。那家企業同樣項目的的團隊有7個,其中A和B團隊裡面有兩位被團隊主管認定不合群但是非常有能力的工程師,主管都不想放在自己團隊。後來兩位工程師,分別調到C團隊,我看到那兩位工程師下班後還會跟團隊們一起喝一杯,我就開始好其C團隊的主管到底有什麼魅力?
後來發現,C團隊的主管是一個從學生時代就有不同國家的求學背景,同時具有發現組員優勢的主管等領導力素質。之後聖誕酒會,老闆確實也覺得這次的教練輔導很有效益,同時大大讚揚了C主管的領導力。
—
還有一個貼近生活的項目— 幫助外派的員工與家眷融入當地生活。
公司發現,整體績效上不去,員工外派年限快到就申請回國,回國的員工也不了解這麼多年在西班牙當地的文化等。
原來是外派多年,員工都是家與公司一條線,上班用英語溝通,也沒特別去學習西班牙文。周末只和自己人在一起,說一樣的語言,沒有融入當地的文化。開會與當地工程師溝通常誤解,導致工作無法推進。因此我們展開輔導計畫。
經過一年半, 員工們溝通更流暢,績效提升,項目推進,同時企業反饋氣氛更快樂。以前華人員工除了進公司說早安外,午餐和其他活動都不會和當地人一起,現在企業裡沒有小團體,大家更願意一起舉辦和餐與活動。外派員工的幸福指數也有明顯的提升。我確實也感覺的整體氛圍從嚴謹分隔,到一種融合流動的氛圍。
David教練也提到,跨文化職場中,領導人要注意很重要的兩點是政治氛圍和ESG。關係領導人決策的成敗也會是企業的成敗。教練領導力,沒有最好,只有最合適。
所以
知道 →Coach陪伴→ 做到,的距離需要教練實踐。
只要是跨文化,不管從個人到企業,都要具備全球視野,在地經營。你可以與你的教練用以下三點有意識練習和適應。
- 跨文化4A模型,Awakening、Assessment、Agility與Action。
- 檢視主場與客場看見新的位置,自己的位置
- 盤點組織生態氛圍(益生菌)

身為教練的我們可以做什麼去幫助跨文化客戶?
- 做RAA,保持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。
- 需要對國際化有敏感度,對國際環境有適應力,才能更好的去幫助跨文化群體。
- 看各國報導的國際新聞。會知道同一件事由不同國家報導出的觀點。
- 導入敏捷不是只是導入框架,而是由內而外的敏捷和心智能力的調適。
在跨文化情境的我們可以思考做什麼?
- 第一步要做什麼?
- 關鍵行動是什麼?
- 哪先需優先敏捷應變?
以上,不管你是跨國婚姻的家庭主婦,身在異國的職場人,還是被外派的高管。你的第一步會先運用什麼?
與我分享你的第一步或是你的卡點,你的問題也可能是其他人的問題,這樣我們可以一起幫助到你與更多人。
如果你想要引進或參與4A跨文化工作坊,歡迎來信。
Disversity, Inclusion and Unity →→→ Performe

資深教練 陳朝益 David 的課程乾貨滿滿,真心覺得非常受用,感謝ICFT的統籌 , 感謝 David 教練的傳承,感謝和這麼多優秀的教練們一起學習,能量滿滿。
課後,我說希望David教練以後可以再幫我們上課,分享更多乾貨。 David 教練說:「下次換妳 。 」可能只是不經意,但是這句話非常鼓勵,讓我知道我要繼續精進,以後我也用這句話鼓勵後輩。